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委员说·关键词“文旅融合”
  近期发布的《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22)》指出,“十四五”期间,我省文化事业将更加繁荣,文化产业竞争力将大幅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将更加丰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全面提升,陕西文化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对于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新目标,委员这么说——
  任公正:以优质文旅IP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长恨歌》又上新了!”今年“五一”,一则“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回归首演”的消息令粉丝们欣喜不已。近年来,《长恨歌》常演常新,已成为陕西文旅融合的典范之作。
  《长恨歌》以白居易传世名篇为蓝本,充分发掘景区资源,采用高科技舞美灯光,把历史故事与实景演出相结合,再现了1300多年前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近年来,“文旅融合”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省政协委员、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公正说,我省文化底蕴深厚、历史灿烂辉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鉴于我省南北迥异的地理跨度,任公正认为,文旅融合还需因地制宜地推进发展。“比如,陕西旅游集团在关中一线的项目依托于周秦汉唐的历史文化,陕南的项目主要是展示自然景观的绿色文化,而延安的项目则是以红色文化为主。”他介绍说。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许多文旅融合产品仍存在产品内涵挖掘不深入、创新力不足等短板,千篇一律的形式也让消费者陷入审美疲劳。
  “IP是文旅融合的关键抓手。”任公正建议,面对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趋势,现代旅游产业要精准定位IP方向,深挖IP内容,结合IP特点做好文化、体育、农业等加法融合创新,以更具强烈个性和鲜明主题的文旅融合业态来吸引消费者。
  在任公正看来,要保持IP长盛不衰还应注重自我革新和不断升级。他以《长恨歌》为例加以说明,“自2007年第一次演出到现在,已经改到了第7版。通过对服装道具、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不断更新升级,让观众更能身临其境融入盛世大唐的剧情之中”。
  张华俊:科技创新为文旅融合赋能
  科技改变生活,也赋能旅游业。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许多智慧旅游服务措施也让游客获得了全新的旅游体验。
  省政协常委、致公党西安市委会主委张华俊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省“文旅+科技”的产业体系仍存在融合深度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资金不足、缺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等问题,内生动力不足制约了文旅融合发展。
  近日,我省发布了《陕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陕西特色文旅产业数字化,完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壮大文旅消费市场规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如何发挥陕西文旅资源优势,借助先进数字技术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张华俊建议,推进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强化文化和旅游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提升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水平,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培养文旅科技创新型人才。
  “要大力推动5G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文旅领域创新应用与示范。”张华俊认为,我省应将现代化科技手段重点融入景区和在线旅游服务商等建设工作中。
  在景区数字化建设方面,张华俊建议,对我省3A级以上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实现导航、导购、导览等智慧服务功能全覆盖,推动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专用道路及景区内部引导标识系统等公共服务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让游客“智慧旅行”更愉快。
  如何让科技更好地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张华俊说:“云旅游、云演艺、云展览等新业态,能让百姓足不出户实现‘沉浸式’旅游。而旅游业+电商营销模式,更有助于拉动社会消费需求。”
  (记者 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