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86岁抗美援朝老兵捐献遗体及眼角膜
  □ 实习记者 张璐 记者 唐冰
  3月29日11时32分,86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高海琛在西安市长安区医院与世长辞。生前,他立下遗嘱:“去世后一切都免。遗体捐赠,不要墓地、不用立碑、不设灵堂,不摆遗像、不发讣告……家里一切如常,不要有白事的氛围,亦不必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大家想我,心里有我是最好的纪念。”
  1950年10月,高海琛在上海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此后,高海琛作为早期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横渡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下奋勇战斗。
  1951年高海琛因腿部严重冻伤回国,后到上海警卫团服役,1956年转业至上海自行车厂。为了祖国的建设,他和妻女两地分居长达13年之久,直至1971年才调到西安团聚。在西安市自行车厂工作期间,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直至1996年退休。
  作为一名老兵,女儿高丽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父亲的爱国、敬业。“父亲总说‘利国利民’,小时候给我讲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长大了教育我要认真工作,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
  退休后,高海琛也没有闲着,时常在社区里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街坊四邻都亲切地称他“高老爷子”。一起下棋的独居老人摔伤了,他每天从家里赶过去照顾,过节的时候送去水果牛奶;院子里有了积雪,他和老伴一起赶天亮前清扫;晨练的小路泥泞不平,他就扛着铁锨平整路面。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是作为一名老兵应该做的事情。
  2016年,高海琛和老伴通过西安市红十字会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今年,高海琛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又一次向家人叮嘱遗体器官捐献之事。3月29日上午,高海琛老人不幸去世。遵照老人生前遗愿,成功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遗体将用于医学科研教学,眼角膜将使2名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高度却是无限的。我的父亲平凡却又伟大,他一生爱国爱家、勤俭质朴,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如他所说,在给予中离开,是对生命的延续,更是对祖国、家人最后的馈赠。我为他感到骄傲。”高丽南说,在父亲的影响下,她和家人也准备加入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