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陕西自贸试验区5年累计形成创新案例622项
  □ 记者 张宝勤
  4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翟北秦介绍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陕西自贸试验区)5年建设情况。
  5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的165项试点任务已全面实施,累计形成创新案例622项,呈现出多领域、复合型改革态势,推动自贸试验区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
  制度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2017年4月1日挂牌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制度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复制推广释放改革红利。
  陕西自贸试验区聚焦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着力推进差别化改革探索,累计形成的622项创新案例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人文交流合作、法治建设等诸多领域。其中,“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大型机场运行协调新机制”“多元化农业保险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等31项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发文在全国复制推广,“建设项目审批‘三合两联’模式”“政务服务跨区通办”等8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亲商助企“三有”长效机制、多管齐下助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陕西自贸试验区还开展改革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成效评估,结果显示: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六批260项成果中,适合我省复制推广的共229项,其中217项已落地实施,复制推广率达95%。第七批18项改革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区内区外开展协同创新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全国改革创新成果和我省‘最佳实践案例’复制推广。”为此,省自贸办高度重视全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在我省复制推广。
  区内区外联动创新,协同发展初见成效。陕西自贸试验区自身共形成创新案例622项,31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83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省区域复制推广,分两批评选出28个“最佳实践案例”印发全省学习借鉴。
  我省首批在延安、铜川、安康、宝鸡、渭南和韩城等6市相关开发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推动向协同创新区下放(委托)19项事权工作,启动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建设。强化自贸试验区片区间联动发展,西咸新区将沣西新城创新港、泾河新城院士谷作为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协同创新区开展试点工作,国际港务区功能区与浐灞功能区联合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
  与此同时,陕西自贸试验区连续3年将70余项改革创新成果向西北地区复制推广。与深圳前海等21个国内自贸片区共同发起成立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与47个国内自贸片区、境外产业园设立特殊经济区域自由贸易创新联盟。与济南、兰州、无锡、南沙等13个城市率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与乌鲁木齐、西宁、银川达成合作协议,在创新案例复制推广、产业合作、协同创新方面开展联动。
  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期,省自贸办组织人员从2021年94项创新成果中筛选出15个“最佳实践案例”,即将在全省复制推广。这15个“最佳实践案例”涵盖了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开放通道建设、金融改革创新、人文交流合作、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领域,呈现出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聚焦人民群众期盼、推动高质量发展等特点。
  如:西安高新区功能区探索总结的技术境外输出新模式,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技术验证和转化等方式,助推产业化技术“走出去”。目前,已在全球设立8个离岸创新中心、4个海外科技服务站、5个海外研发中心,向境外出口技术3000余项,实现技术出口额56亿美元。
  着眼行政效率提升,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全面推进“市政通”系统集成改革,将水、电、气、热力、通信报装等11种事项纳入专窗办理,实现外线工程审批“一次办好”,审批时间由25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
  自贸试验区杨凌管委会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需求出发,创新农业保险品种、推进险资支农,先后为当地8万多户农民提供承保等服务,承保农业险30.9亿元,有效化解了农业风险,稳定了农业生产,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功能区搭建“医疗器械研发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共享厂房、研发人员和技术支撑、基金投融资及推广服务平台等系统服务,有效减轻企业运营压力。目前,平台已完成科研成果转化7项、科研技术32项,有4项体外诊断试剂获批并开展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