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沉淀在岁月中的年味
  □ 李永安
  每年离春节越近,年味越浓的时候,我就会常常想起过去在老院过年的日子,那种欢乐的气氛、浓浓的年味,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在老院生活的日子里,最热闹的就是过年了。那时,我们家住在西安青年路中段一个老院子里,老院子很大,有门房、过厅、厦房和上房,院里的住家户也比较多,约有十六七户。临近春节的几天,院子里家家户户先是打扫卫生,院子和过道里摆满了家具用品,有刷墙的、有糊顶棚的、有扫房的、有拆洗床被的,忙完了这些活,家家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蒸馍,蒸的是花花馍,每家几乎都备有一个小缸或木箱子,用来装蒸好的馍,馍的品种也很多,有花馍、豆包、糖包、菜包、油包、枣包等,最好的就是花馍了,花馍造型很好看,有逗人的花老鼠馍、活泼的虎头馍、栩栩如生的小鸟馍、漂亮的花角馍、鱼儿馍等等。走进院子,远远就能闻到馍香。我的母亲从橱柜的角落里拿出一个小木盒子,里面放着好多个圆的、方的、三角形刻有多种花卉的章子,蘸上一点吃红,点在馍尖上,蒸出来的馍上就会有红红的花型,很好看。院里的王姨蒸的团圆花枣馍不但很好看,还有特点,花馍做成圆圆的形状,有锅盔大小,表面用菜叶、红辣椒、红枣做的漂亮图案,馍里边是一层层的枣泥,做成的枣馍又厚又酥,真让人嘴馋。我记得母亲最喜欢做的是蒸碗,她用黑黑的小粗碗,加上配料,做成一碗碗的粉蒸肉、小酥肉、扣肉、黄焖鸡、条子肉、八宝甜饭等,蒸碗放凉后,放到一个木箱子里过节时再吃。夜深了,院里家家户户还在做油炸的面叶、酥果,进到老院里,满院都是香味。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透着明亮的灯光,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着年夜饭,鞭炮声、说笑声、电视声交织在一起,真是舒适温馨的夜晚。因为在这个夜晚,每个家里该回来的亲人都回到家里,院子里的过道都靠满了一辆辆的自行车。孩子们在院子里叫着跑着,放着花炮,母亲说三十晚上要守夜,且很难守住,到了深夜,孩子们便扛不住睡眠的诱惑,早早都睡着了。到了晚上12点,全院的人都出来看放花炮,有放烟花的,有放鞭炮的,很是热闹。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老院里的鞭炮声就又响了起来,家里的孩子们就醒了,大人们赶紧给孩子换上新衣新帽,母亲又赶紧去厨房下饺子,吃完饺子,这些孩子也不出去,站成一排,一双双小手放在口袋里,都扬起头,用眼睛看着奶奶爷爷,也不说一句话。我的母亲明白了,小孙孙等着给压岁钱呢。母亲笑着说:“快把钱给娃们!”说着,父母亲都拿出准备好的压岁钱一一分给几个小孙子。这几个孩子拿了压岁钱后,都飞一样地跑到院子里玩耍去了。
  我家住的街口有个杂货店,过节时很热闹,孩子们把柜台围得严严实实,有买炮的,有买大刀糖的,有买面具的。母亲说:“过年实际上是过娃呢。”真的是这样,童年的时候,一年里最好的日子就是期盼着过年,过年的细节也在幼小的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过年时,天刚刚放亮,院里的邻居们也都穿得干干净净,家里的桌上摆上水果、麻叶、瓜子、花生等许多好吃的东西,挨家走户相互拜年,相互祝福。在过年的日子里,院里家家亲朋好友你来我往,笑语不断,相互祝福,天天沉浸在过年的气氛里。最难忘的是1992年春节,这也是我们在老院里过的最后一个年,过了这个年,老院就要拆迁了。院里的邻居们坐在一起,诉说着过去老院里的生活,搬迁后的分离,你一句、我一声,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院里的几个老人还聚在一起,看着这,摸摸那,实在是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老院,邻居们都盼着这个年能过得更长一些。
  说实话,现在的过年,和过去有所不同,过年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精彩的晚会,有丰富的年夜饭和幸福的笑声,我却非常怀念在老院里过年的那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