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让石窟文物“活起来”
——延安市政协专题调研石窟文化保护小记
  □ 记者 陈雪
  石泓寺石窟、黑泉驿石窟、城台石窟……6月7日至10日,延安市政协文史委调研组走进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时发现,由于保护难度大、成本高,多数石窟平日并不对外开放。
  在富县城西65公里处直罗镇川子河北岸,一个院子里芍药花开得正盛,这里就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石泓寺石窟所在地。据窟内造像题刻,石窟开凿最早为南北朝时期,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四柱及窑壁雕刻的小佛像排列有序、遥相呼应,神态各异、极富质感。
  城台石窟开凿于北宋末年,题记中有详细的官职称谓,对于确立北宋至金代陕北地区的军事体系设置、社会变革以及鄜延路西路军德靖寨的军事地理位置、军事体系建制、职务设置提供了翔实的文字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公布该石窟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该石窟已完成安防项目的立项、设计方案编制工作,正在申报城台石窟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
  在调研中,黄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说,黄陵县石窟主要分布在沮河流域两岸,东西走向,点多面广,每处石窟都有几百年历史。因长期受雨水、河流、气候影响,石窟遭到不同程度的风雨侵蚀、河流冲刷、自然风化等破坏,急需专业性保护。
  调研组了解到,万安禅院文物管理所是专门的石窟寺管理机构,编制8人,实有在编人员3人,其他工作人员都是临时雇用的,大多没有治理石窟风化、病害的专业知识,没有专业能力保护石窟的自然损害。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安塞的石窟寺数量众多,位置较偏僻,多数地质环境较差,常年经风沙雨水侵蚀,开展保护工作难度大。黑泉驿石窟虽然对外开放,但石窟寺本身在当地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被忽略。
  清凉山文物管理处原主任范建国表示,通过此次系统的石窟专题调查,基本摸清了延安区域石窟保存现状。可以看出,石窟文化保护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还存在项目规划申报滞后、资金落实不到位、文保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安防监控设施、专业研究人员短缺、对石窟寺文化内涵研究不深、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
  为此,范建国建议,各县区要加强文保力量,保证文保员的工资待遇,更好地调动其工作热情,必要时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针对各种病害,应请设计单位作出保护规划,尽快对存在结构失稳的重点洞窟予以实施;制定具体的短、中、长期保护规划,对重点洞窟尽快实施三维资料留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