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铜川市政协年度首次对口协商座谈会侧记
  □ 记者 蒋维博
  “作为医院的副院长,我也要上夜间门诊,这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推出的新举措。”4月14日,在铜川市政协今年首次对口协商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郭春丽围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坦言。
  协商座谈前,郭春丽和十余名委员对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公共卫生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研。“小到一个针管、口罩,大到一栋楼的开工时限,事无巨细,委员们看得仔细、问得认真,对全市公共卫生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视。”铜川市政协教卫体委主任付俊楼说。
  记者注意到,参加座谈的委员有疫情防控专家、疾控中心的同志、基层卫生院院长以及政府研究室成员,他们为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在补短板、强弱项方面发挥了各自特长,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以郭春丽为例,她是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疫情暴发后,她积极参与撰写了相关提案建议,呼吁立项建设市传染病防治院、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县级医疗机构重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或感染病区等,该提案被列为年度重点提案进行领衔督办。
  铜川市政协委员、市疾控中心主任董志超则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全会上提交《关于加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建议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铜川市卫健委主任段林荣表示,疫情是对全市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一次大考,经过了一年的补短板、强弱项,以疾控机构为中心、医院为支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网点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
  首先,委员们最为关心的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规划和选址,将在7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辐射渭北的传染病综合防治医院。市公共卫生医疗物资应急储备中心、市疾控应急指挥中心和实验中心项目陆续开工,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次,完成了6个定点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4个定点医院传染病区规范化改造提升项目,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12个,每日最大检测量可达3万人份。储备医疗应急物资可满足45-6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此外,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有200余名工作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组建152人常态化应对疫情防控和治疗救治专家梯队,2100余人的核酸检测、采样队伍。
  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委员们也指出,人员编制不足,监管力量薄弱,基层卫生院全科医生匮乏、设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服务无止境,需要认真总结,继续加以改进。
  铜川市政协副主席穆新安表示,希望广大政协委员和智库成员主动跟进,继续深入研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这一课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