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滴水”每月可流掉2.6吨水
——委员建议打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久战”
  □ 记者 李荣 实习记者 闫智
  家住西安北郊的全职妈妈李慧,每次为两个孩子清洗衣服都会把用过的水攒起来,用于拖地、冲厕所。她说,这些水倒了很可惜,如果利用起来一个月能节约近一吨多水。
  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9年,我省总用水量持续增长,其中生活用水10年增加到6.33亿立方米。
  像李慧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自发投入节水行动。然而,在一些公共场所,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
  4月18日,记者来到西安三府湾多彩商城一楼西侧的女卫生间,只见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士正站在洗手台前整理妆容,面前的水龙头一直开着。随后,记者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有些人洗完手后轻拧水龙头离去,但水龙头一直还在滴水。
  “商场人流量大,厕所里的水龙头经常坏,有的水龙头拧不紧一整天都在滴水。”在多彩商城经营服装批发的郭女士说。
  一滴水,虽看似微不足道,但汇聚起来数量惊人。据测定,“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流掉3.6千克水。如果按照一个月计算,浪费量为2.6吨。
  围绕“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主题,4月15日,省政协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与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民主党派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同为节约水资源建言献策。
  “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会漏掉1至6立方米水,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会流失3至25立方米水,必须培养全民节水意识。”省政协委员许连椅建议,陕西水资源总量有限,必须要打一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持久战”。为此要积极倡导社会新风尚,引导公众树立节约集约用水就是保护生态、保护家园的意识。
  宝鸡市政协在调研报告中指出,目前我省全民节水认识还有待提高,参与节水工作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节水意识淡薄,不仅普通群众对节水认识不足,部分领导干部对“节水优先”认识也不到位;很多部门和地区未将节水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浪费水的观念根深蒂固,舆论倒逼节水、社会监督浪费的机制尚未全面建立。
  为此,宝鸡市政协建议,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激发节水内生动力,逐步建立起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新格局;深入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
  陕西现有各类学校15177所,在校生总数803.6万人,年用水量约为2.8亿立方米,做好校园节水工作不是一件小事。
  “校园用水存在着供水管网漏失率较高、部分用水设施老旧、节水技术及器具使用率低、宣传教育仍待强化等问题。”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陕西高校新型智库生态水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记伟举例说,西安现有高校75所,在校学生137.36万人,高校学生人均生活用水大约在每人每天150至180升,年用水量约为0.75亿立方米,约占全市生活用水总量的1/6,“如果西安高校学生每人每天节约20升水,全年将节约1000万立方米水。”
  朱记伟建议,将校园节水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形成节水道德及文化观念,推进老旧校区管网改造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建设节水宣传教育基地,以个人节水行为带动家庭、影响身边人群、辐射社会公众参与节水,形成人人惜水、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省农工党建议,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知识理论纳入学校教育,树立全民爱护、保护、节约水资源的社会职责;大力推进公共机构水资源节约观念,倡导绿色简约生活方式,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