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知行合一彰显青春力量
——陕西师范大学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创新研究生思政课启示
  □ 记者 唐冰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寒假,陕西师范大学的300余名研究生过得充实且有意义。
  在陕西师范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的组织下,2月1日至26日,学校19个培养单位的研究生积极投入“家乡疫情保卫战”,他们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理论宣讲、健康咨询、劳动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用抗疫鲜活案例书写思政课程“活教材”。
  “参与疫情防控的过程,让我们更加理解疫情防控工作的艰辛,也更感动于我们国家在疫情防控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越发凸显。”参与社会实践的师生们一致认为,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只有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才能提升育人实效,淬炼意志品质,更好助力青年一代在祖国大地厚植爱国情怀,用热血汗水绽放青春之花。
  时间回到2021年1月底,在春运临近的同时,全国多地新冠疫情反弹,防控压力陡增。尤其是疫情防控能力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防控难度更大了。
  “我们能做点什么呢?”彼时,陕师大的研究生们已经放假,行知公益社的微信群里,指导老师杨仁财一句发问引发大家思考。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陕师大“研究生战疫服务团”应时成立,并通过“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向返乡学子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主动向当地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或社区(村)报到,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配合基层社区、村委会从事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倡议发出后,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发送报名信息,并按照要求每天报送工作动态。
  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返乡人员信息登记、查看健康码、测量体温,为进出人员分发口罩、排查登记;深入医院等公共场所,耐心宣讲防疫知识,引导居民做好自我防护;将防疫小知识制作成手册,融入文字、图片等多种元素,发放给当地居民,广泛宣传防疫知识……同学们的身影忙碌于15个省份44个地市。
  “每天汇总整理收到的工作动态我都很感动,大家用实际行动彰显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行知公益社成员崔巍金琦,同时也是“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的编辑,最触动她的是,同学们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所学所获,为疫情防控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比如美术学院的同学们,就结合特长,通过绘制防疫科普知识宣传册等,让疫情防控宣传更有特色。”
  在家乡绥化市,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研究生梁胜男负责所在小区的核酸检测信息登记以及封户管理。“封户的那一天,志愿者们连夜挨家挨户贴封条,本以为会遇到一些不配合的情况,结果非但没有,还感受到了许多温情。”梁胜男说,有的居民家门口放了给志愿者的糖果,有的则在门口贴上纸条,用可爱的语气写着“贴吧!辛苦了”。“这些暖流支撑着每一名志愿者,也体现出中国人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研究生毛倩的家乡在四川省德阳市,志愿服务期间,她挨家挨户为村民在“天府健康通”上申领健康码。除了群众的配合和支持,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在实地走访过程中,深切触摸到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家家户户都修起了楼房,开起了小汽车,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而志愿者活动也让我切身体会到了国家防疫工作的细致入微和对人民健康的重视,我庆幸能够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
  “一天下雪后,我在执勤中意外发现一辆车上有人用手写了‘人民万岁’四个大字。这不仅是对广大参与防疫、配合防疫工作的中国人民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国家抗击疫情行动力的肯定。生于斯,长于斯,我内心盛装着无限骄傲和自豪。”计算机科学学院2019级研究生陈奕含感慨说道。
  陪伴同学们从倡议发出到活动结束,陕师大研究生教育管理科科员罗鑫帅收获了满满感动,“同学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活动的举动,正是当代青年青春力量的体现”。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就如何向广大青年学子讲好“大思政课”强调。
  “在组织参与了这样一场社会实践活动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对我们陕师大的广大研究生来说,有着更生动的感触。”陕西师范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宋传东介绍,近年来,陕师大研究生已先后开展“扶贫攻坚博士团”“从小渔村到小山村”“爱心支教‘云课堂’战‘疫’”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勉励广大研究生不忘初心、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躬身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奉献社会、锤炼品格,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