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添智助力建好“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 —各地政协委员建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记者 满淑涵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窗口期”。养老服务如何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日前陆续召开的地市两会上,养老话题热度不减,各地政协委员务实建言,为幸福晚年添智助力。
  近年来,我省养老服务改革步伐加快,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但有效供给、资金投入、服务管理人员不足,养老服务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各地急需补短强能。
  渭南市政协委员王松涛调研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及其子女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对养老机构存在排斥心理。与此同时,部分养老机构设施设备跟不上市场需求,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滞后,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使得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矛盾并存。
  为此,王松涛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规划管理,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业科学协调发展,制定运营补贴标准,促进养老机构差异化、标准化建设,满足不同家庭养老需求;另一方面,要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开展上门服务或社区托管,开展精准扶助,对收住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机构给予一定补贴,让老人得到更暖心的照顾。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精细化特征,但九成以上老年人更青睐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依托社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15分钟养老服务圈”便可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咸阳市政协委员葛党权建议,应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并探索建立贫困、高龄、独居、失能、失智和空巢留守老人的家庭照护支持政策,由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落地实施。此外,要积极推动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以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为依托,探索“政府+企业”建平台、“公益+市场”强运营、“线下+线上”优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时间银行”,拓展“扶贫开发+养老”新思路,重点发展“医养融合、康护一体”模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医院规划建设集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养老为一体的老年护理院,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小型养老机构向社区护理院转型。
  就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汉中市政协委员安翔建议,应进一步加大福彩公益金对社区养老事业的投入力度,将更多资金投放到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去,支持构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并从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土地供给、基础设施配套、水电费优惠等方面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或吸引知名养老服务品牌机构开办连锁分支机构,进而培育发展一批品牌化、连锁化、专业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构建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格局。
  安翔还建议,与此同时,应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明确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服务人员资质认证、服务质量评估和考核定级等规范,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信息时代,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如何赋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延安市政协委员韩传金建议,应加大智能养老社区建设和改造力度,引进具有居家老人医护场景设计的智能化设备,并为老年人建立专项电子健康档案,向家庭医生、上门医护人员提供定制化的诊疗和随访工具,推广具备看护陪护、健康管理、远程监测、智能提醒等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智能养老监护系统以及人工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等,通过多维数据融合,减少照护人员的重复性工作。同时,要建立完善以家庭医生为引领的基层社区全周期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医护到家、医药到家,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各种医养结合线上线下服务,构建“上下连通、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的服务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