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延安市政协专题协商苹果产业“后整理”与高质量发展
实现“五化”目标 全方位带动果农增收
  □ 记者 陈雪
  12月4日,延安市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题协商“延安苹果产业‘后整理’与高质量发展”工作。“这是我们第三次开展以苹果为主的农产品‘后整理’专题协商。”延安市政协副主席黑树林说。
  2017年,延安提出了“苹果‘后整理’”战略,以“后整理”为抓手,倒逼“前生产”质量水平提高。三年多来,延安建成103条智能选果线,现代化智能选果能力达到每小时350吨。组织136家企业(合作社)通过免费分级、分拣、贮藏和高于市场价收购等措施,帮助涉果贫困户累计增收4850万元。
  去年,延安农民人均苹果产量已达2.21吨,苹果重点县、镇、村农民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苹果产业。“果业专业队伍已经从原来的250万亩1200多人,下降到700多人。”延安市政协委员韩红芳表示,延安现有苹果392万亩,但果农队伍老龄化严重。她建议,苹果“后整理”需要年轻血液的注入,充实专业人才。要通过在高等院校培育和吸纳高层次人才,构建人才保障体系。
  延安市政协经济委主任李亚龙在调研中发现“,靠天吃饭”的自然果业生产仍占主导地位。洛川县农民90%的收入来源于果业,但近年来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摆脱自然灾害束缚,是高质量发展现代果业首要的艰巨任务。对此,延安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后期将加强气象信息与农业平台共享问题。
  针对对“后整理”系统目标认识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技术服务体系弱化、组织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弱小、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等问题,委员们提出了精细制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大防灾抗灾投资力度、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壮大果业龙头企业实力等意见建议。
  延安市果业中心副主任王建锋认为,为使延安苹果实现“卖得出、卖得好”,果业部门将打造至少13万亩高标准果园,使高端市场苹果占比达35%以上,南部县区每年至少培养3到5家营销量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争取建立国家苹果研究院、院士站、试验站和延安苹果研究院,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
  黑树林表示,苹果产业规模优势、质量优势、市场优势不断扩大,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可喜成绩。对于苹果产业“后整理”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不能有自满自足、老大自居的思想情绪。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有针对性地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破除苹果出口中的绿色壁垒,进一步实现果业标准化、产业化、装备化、品牌化、信息化目标,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