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凝智聚力显担当倾心帮扶践初心
——宝鸡市政协帮扶韩家窑村脱贫记
□ 记者 牛小宁 通讯员 赵宏海
  路通了、灯亮了、水好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扶贫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生活越来越好了……这是如今宝鸡市扶风县天度镇韩家窑村的真实写照。村民们说:“村里的变化,都是宝鸡市政协倾情帮扶的结果。”
  宝鸡市政协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持续的帮扶行动,助力定点帮扶村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韩家窑村于2018年底如期脱贫摘帽,宝鸡市政协办公室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优秀驻村联户单位。
  为贫困群众扶真贫
  近年来,宝鸡市政协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党组成员先后50余次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找路子、想法子、出点子,研究脱贫对策。先后选派5名干部到韩家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强产业、连民心。
  宝鸡市政协充分发挥优势,多方筹措资金,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现状。2016年以来,争取各类资金及物资总额累计300余万元,用于支持韩家窑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2018年,为张家组打机井、修水渠、更换老旧线路,使全村85户350人受益。
  宝鸡市政协10名领导长期包抓10户贫困户,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为贫困户解难题、办实事。下南组贫困户王建科母亲年迈多病,看病花费大,宝鸡市政协秘书长李献卿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医院办理慢性病签约服务,为其减轻家庭负担。去年7月,王建科1.2亩黑木林滞销,也是在李献卿的帮助下进行销售。“没有宝鸡市政协的帮扶,我家就拖了全村奔小康的后腿。”王建科说。
  善用科技提高收益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之策。韩家窑村处于半塬地带,干旱少雨,靠天吃饭,如何发展产业?“因地制宜,选择合适而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驻村第一书记赵宏海说。
  经过专家会诊把脉后,提出了“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规模产业扩大引强、特色产业集体创收”的发展思路。2017年,动员全村开始种植大红袍花椒,经过3年的努力,建成510亩花椒产业园。此外,宝鸡市政协还邀请宝鸡佳艺职业技能学校、宝鸡农业科学院的教授对贫困户进行花椒种植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增强贫困户产业致富信心。今年,市政协又筹措资金1.8万元建成烘干房,解决因天雨影响晾晒的困难。
  自宝鸡市政协帮扶韩家窑村以来,共动员贫困户新发展产业107户,栽植果树449亩,栽植花椒510亩,养猪310头,养羊80只,养牛60头,争取产业补贴41876元,产业覆盖率达到89.2%,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约5万元。
  提升脱贫增收成效
  2018年,上沟组45岁的贫困户王永强已脱贫退出,但媳妇身患残疾,儿子上小学,不能离家外出打工,家庭经济难以发展。宝鸡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仓怀走访后鼓励他在家发展养羊产业,在驻村第一书记的持续帮扶指导下,由最初的3只羊发展到21只,享受产业补助5000元,3亩花椒也持续每年增收。
  3年来,宝鸡市政协争取“海棠花”助学金2.5万元,为韩家窑村5名考上本科的贫困生圆梦大学,为11名“事实孤儿”送去价值1.5万元的书籍、学习用品,采取强有力措施,为贫困学子打开“希望之门”。
  此外,宝鸡市政协筹措资金为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12盏,修建文化广场3处,安装健身器材5副,花费2万元为村老人幸福院购置冰箱、消毒柜、压面机、桌子凳子等生活设施,改善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补齐短板,答好脱贫“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