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情注山水间 唱响攻坚曲
——旬阳县政协委员助力脱贫攻坚小记
□ 实习记者 来昌荣
  “仞望俯瞰江河流,太极突现山城秀”。隐藏在秦巴山间的旬阳县,因旬河而得名,因山水而扬名。汉江、旬河在这里交汇,曲水环流,状若太极,被誉为“中华天然太极城”。
  “山陡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土无三寸厚,地无一亩平”,脱贫攻坚战在秦巴山区打响以来,旬阳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力破难推进,在这片山水间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贫困山区脱贫攻坚实际的“旬阳路径”。
  察实情、建真言,结对子、带产业……近年来,旬阳县政协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带领政协委员积极作为,委员们在精准帮扶、带贫益贫等方面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
  在距离旬阳县城15公里的段家河镇,“五棵树”寄托着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梦。“五棵树”是指发展拐枣、樱桃、香橼、狮头柑、核桃特色产业。在这里,如今已绘就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全景图。
  拐枣,学名枳椇,又叫金勾勾,当地人用它自酿小酒,客商收购后主要销往韩国等地,用于制造保健品、护肤品。南君涛,旬阳县政协委员、旬阳天正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就是当地发展拐枣产业的带头人。
  “2010年,受韩国市场波动影响,许多拐枣无人收购烂在地里,看了十分心疼。”南君涛说。2007年,身为退役军人的他,毅然创办了天正酿造有限公司,从主要生产粮食酿造产品起步,开始探索将拐枣引入这一行业。
  开发新产品不可能一蹴而就。南君涛是个执着的人,他上门求教杨凌农林专家,大胆尝试研发生产拐枣食用醋。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底,纯天然拐枣醋终于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截至目前,旬阳天正酿造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唯一野生拐枣食用醋规模化生产企业,“康硒牌”拐枣醋生产工艺配方获得了国家专利,并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十大金口碑农产品。
  如今,南君涛已开始培育自己的拐枣园,同时公司还通过收购农户拐枣,带动当地许多贫困户依托拐枣脱了贫。
  旬阳县段家河镇党委书记黄以海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亩地栽拐枣树苗33棵,三五年后拐枣开始挂果,按一棵树挂果60公斤、每公斤2.4元保守价计算,种植一亩地拐枣,农户可增收六七千元。
  据旬阳县政协副主席薛进利介绍,全县目前累计发展拐枣产业36.9万亩,占全国总产量的81.82%,覆盖贫困户32008户,如今“金勾勾”已成为群众脱贫增收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一座山一条江,孕育着一方人。家乡的好山好水,吸引着许多有志创业者。旬阳县政协委员、陕西鑫绿林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屈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2013年,屈政策毅然选择返乡创业,将产业发展方向定格在当地生态优势上,走上了土鸡林下生态养殖发展之路。
  家乡山水给予他实实在在的回报。短短几年不懈努力,屈政策对林下养鸡的执着,换来了国字号金招牌——国家林下养殖示范基地在此落地的殊荣。此外,林下鸡还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园区被授予市级农业园区,其产品分别获得后稷奖、后稷特别奖。
  作为旬阳县铜钱关镇的一位致富带头人,屈政策用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他以“借鸡还蛋”“借鸡还鸡”的方式,即通过向贫困群众免费发放苗鸡,到年底每只鸡返还十枚鸡蛋,其余鸡蛋按每枚1.5元保底价收购,养殖的鸡按每公斤40元价格收购,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增收。
  “让农户通过合作社成为我们的会员,大家抱团取暖,一起动手一起脱贫,这样才能带动他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屈政策说。
  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他免费为农户提供玉米、大豆种子和有机肥,提供技术指导,公司回购农户用生态种植模式种植出的玉米和大豆,这些有机玉米、大豆再循环用于土鸡养殖。生态种养的循环,保证了养殖产品的有机、原生态、纯绿色的品质,他生产的土鸡和土鸡蛋远销“北上广深”,产业辐射带动当地贫困群众300余户。
  山林滴翠,流水潺潺。屈政策在做优养殖园区的同时,还进一步挖掘产业链,在秀美山水间发展休闲观光业,品土鸡、吃农家菜、看绿色山水,打造产业新品牌。“我们这里上餐桌的菜品,基本都是自家种的,其中还有从周边农户家中收购的山野干货,绝对绿色健康,很受游客欢迎。”
  据了解,仅2019年就有197名市县两级政协委员,以及112家非公企业,参与到当地169个贫困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累计捐款捐物600余万元。
  “委员们是政协力量的主力军,他们正在脱贫攻坚这个特殊战场上不断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旬阳县政协主席田丽萍表示。
  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旬阳美丽山水间,每一个政协人都积极投身其中,找准各自发力点、结合点,尽智出力,有为担当。
  在进入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关键期,这样的“真扶贫、扶真贫”的感人故事,在旬阳大地正演绎着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