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我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我当家人
——记黑彰村驻村第一书记武锋
武锋(左)与村民潘希峰促膝交谈 □ 记者 唐冰
  距离县城50余公里处的黑彰村,是洛南县北部典型的高寒边远乡村。自然环境好但基础设施差、耕种收益低且撂荒土地多、产业发展滞后且群众不积极……这是五年前黑彰村的贫困状况。
  2016年3月,洛南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武锋被选派到黑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通组路都是沙石路,村民没有活动场所,更别说标准化村级卫生室了。”到村上的第一天,武锋就作了全面的摸排调研,除了视力所及的并不乐观的基础条件外,产业不明晰、贫困户思想懈怠、依靠自身脱贫致富的愿望不强烈是制约当地脱贫攻坚的主要因素。
  要干事,规划先行。为了制定出适合黑彰村实际的发展方案,武锋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深入了解全村276户999人,尤其是针对121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他集中时间上门走访,掌握情况后,又多次召集驻村“四支队伍”就全村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短期改善村基础面貌、中期发展产业增收入、长期稳定效果抓提升”的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思路。
  在包扶单位洛南县委统战部的支持下,武锋带领村干部修建通村大板路11公里,修建通组联户路37条12.5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也为发展产业奠定了基础。紧接着,村里有了470平方米的村民健身活动广场、增设了4座便民桥,看到村容村貌的切实改善,群众对这位“第一书记”有了信任感。
  此外,黑彰村还建设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村级卫生室,设有观察室、治疗室、诊断室和药房等,配备了专职医生和诊疗器械,群众有小病在村里就能看,方便又省钱。
  结合地域特点,黑彰村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550亩中药材及花椒栽植、900箱土蜂养殖、260头畜牧养殖、260亩油葵种植、320人劳务输出为主的五大脱贫产业。通过招引项目和政策扶持,武锋还引导群众发展油葵、油菜、大樱桃等种植养殖产业,全村目前已形成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业为主的脱贫产业体系,为黑彰村脱贫摘帽和121户438人顺利脱贫奠定了坚实有效的产业支撑。5年来,该村贫困户人均增收超2700元。
  驻村期间,武锋没事就到农户家中走访,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员,和村民拉家常、交朋友。他还自己备课,召开院落会和家庭会,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向群众宣讲政策40余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1300余人,大大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在村里,群众都乐意和他交谈,说他和自家人一样贴心。武锋成了群众最信任的人。
  “武书记把我们当自己家老人,逢年过节都来看望,家里有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78岁的潘希峰说。村里群众时常感叹:“从没见过武锋这样的干部!”
  今年正月初四,已经连续在单位值班三天的武锋第一时间赶回村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当时村委会没有全员上班,我就自己带了一些方便面、速冻饺子一类的吃食。”为了让饺子保存时间久一点,武锋把饺子埋在村委会门口的雪堆里,不成想,等拿出来后全都成了一坨一坨的。正当他对着成了坨的饺子发愁时,村里的群众敲开了他办公室的门,送来了自家为过年准备的简单饭菜。“群众把我当家人,这是我驻村这几年最大的感动和收获,而我也更要把他们当作亲人来守护。”武锋说。
  武锋的微信朋友圈里,发的大部分都是他驻村期间的小故事,手机相册里也存着近百张和村民们的合影,他说自己有一个愿望,就是和每一位村民拍一张自拍照。
  2018年底,黑彰村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底,全村累计实现114户429人顺利脱贫,剩余7户9人10月初已通过核查评议,近期可顺利实现脱贫。
  “五年前,我们就专门制定了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发展规划,现在看着目标任务都在一步步实现,我也有信心和大家一起把黑彰村建设得越来越美,让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武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