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圆梦正当时奋力书写脱贫“汉中答卷”
本报讯(记者 赵婧)9月17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汉中市委书记、市长方红卫介绍“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圆全面小康梦”情况。
  据介绍,自2016年以来,汉中市已累计减贫49.7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1010个贫困村脱贫退出,汉台区整体脱贫,10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剩余的2.63万贫困人口也已达到脱贫标准,区域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
  “六个有”回应群众期盼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汉中市坚持以基础设施“有提升”、群众患病“有医看”、义务教育“有学上”、贫困群众“有安居”、兜底扶贫“有保障”、智志双扶“有动力”的“六个有”回应群众期盼。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修建3000余公里通组路、500余公里入户路,“油返砂”整治1319.2公里,实现了乡镇、建制村通客车、通邮全覆盖;农村电力入户率、村级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均达100%,1896个行政村宽带网络和4G信号实现全覆盖;13.1万慢性病贫困患者享受到签约随访服务,2.6万大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全市因病致贫户占比下降5.95个百分点;530所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有效改善,资助各学段贫困学生26.3万人次;全市累计搬迁4.26万户13.6万人,完成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3.9万户、一般农户人居环境提升2.1万户;织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社会福利、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六张保障网,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三大变化”夯实脱贫之基
  据统计,汉中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已由2015年底的2996.35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8909.03元,年均增幅31.31%。这组令人振奋的数据背后,体现了汉中市产业发展由弱变强、就业创业由少变多、消费扶贫由小变大的“三大变化”。
  在产业方面,大力实施“5+X”特色产业扶贫,全市建立带贫产业基地1826个,培育带贫经营主体2674个,带动8万余户贫困户在产业链上持续受益,全市1010个贫困村实现电商网点全覆盖;在创业方面,实施公益岗位安置、社区工厂吸纳、示范基地带动、组织劳务输出、扶持创业带动、技能培训促进、基层定向招聘“七个一批”就业扶贫措施,全市“零就业”贫困劳动力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出台援企稳岗21条措施和农民工返岗复工7条举措,组织33万贫困劳动力返岗务工就业,点对点集中送达3.55万人;在就业创业方面,制定消费扶贫《十条措施》,依托市绿色农产品和中药材展示交易服务中心、京东云仓等平台,拓宽镇村电商销售网点渠道,认定扶贫产品供应商204家、扶贫产品477个,通过以购代捐、点对点采购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五种模式”书写汉中答卷
  据了解,汉中因地制宜探索出的一批具有汉中特色的扶贫模式和经验做法,已在全国、全省推介推广。一是健康扶贫“汉中模式”,探索创新“四步筛查、三类分治,四重保障、一单结算,医联共体、健联管理”做法,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二是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工程,在全省率先出台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实施意见》,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小农户融入大产业、小农户共享大品牌;三是公益岗位就业扶贫模式,聚焦“无法外出、无业可扶、无力脱贫”贫困群众就业,分层分类开发公益性岗位,该经验入选国务院扶贫办案例选编;四是村级集体经济扶贫社模式,其中留坝县扶贫社经验已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五是信息化管理推动智慧扶贫,创新开发“汉中市脱贫攻坚云计算平台”,智能研判“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该做法在2019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被肯定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