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何小虎:多做一份就多“修炼”一分
何小虎娴熟地操作着眼前的仪器(受访者供图)   □记者赵婧
  “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技术能手”“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面对鲜花和荣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数控车工何小虎却戏称自己“只是一个‘无智商’‘无天赋’‘无背景’的‘三无学生’”。
  来自陕北延安的何小虎,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2010年,他以实操第一名的成绩被航天六院录取,并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燃烧室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加工。
  “在学校基本都是在普通车床上练习,进入单位后才真正开始学习数控技术。”初出茅庐,身边卧虎藏龙的技能大师们展现的绝招绝技,让何小虎一下子看到了差距。
  由于航天零部件种类繁多、工艺复杂等因素,部分零部件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模式,需要逐个铸造打磨。“记忆图纸、对照参数、编写程序,师傅们手把手的教我。”何小虎说。
  起初,当何小虎把自己精心制作的零件交给师傅检验时,却被浇了一盆冷水。“还差得远呐!”师傅语重心长地说。
  “他点醒了我,做事要精益求精。”何小虎默默地接过零件,在机床上“死磕”一整天后,终于理解了师傅的用意。
  2016年,公司接到某发动机喷注器架的紧急生产任务,其中深小轴基本加工尺寸为3.5mm、公差为0.008mm,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的1/10,加工难度是车间现有设备的最大值,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加工,合格率也只能达到20%。
  何小虎主动请缨,经过半个多月的查阅资料、试验、摸索,提出了“设备热稳定性”的概念,另辟蹊径开创了超精密加工和测量流程,使产品达到了100%的合格率。“我认为创新的基础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多年来,何小虎完成了大量技术改进,为工厂每年节约近百万元成本。
  “给任务就是信任,有活干就是锻炼,多承担一项任务,多完成一件工作,就多一份宝贵的经历,多一份难得的收获。”一次次航天型号产品生产任务的出色完成,对何小虎而言便是精进技艺的修行历程。
  多年来,他不仅先后攻克了长征五号、七号燃烧室材料加工及切削,长三乙发动机喷注器架高精度内腔加工,嫦娥四号动力心脏“主动脉管”汽蚀管流量合格率低等技术难题,还助力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及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任务的圆满完成。
  何小虎逐渐从一个“三无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老师”。他承袭了“严师出高徒”的理念,毫无保留地将技术秘诀倾囊相授。
  “我带徒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给刚入厂的新人讲授识图、测量、加工等基础技能,另一种是向高级技工教授如何创新技术、撰写论文、申请专利等实践经验。”何小虎至今累计带徒弟23人次,他们中大多数都已成长为单位技术骨干,并多次获得各种竞赛奖项。
  每当到航天发射的日子,何小虎总会与家人坐在电视机前凝神观看,那里面的每一个零部件,或许都有像他一样的航天工匠付出的心血。“青春因奋斗而精彩!我愿穷尽一生磨砺技能,以工匠之心,一步一步苦行实干,实现航天‘智造’梦。”何小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