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疫情防控卡点没有撤,“约定”也在继续。淳朴善良的山里人,用最平淡的故事,诠释着陕鄂比邻两村“守望相助”的内涵——
界碑旁的暖心“约定”
    □江涛记者满淑涵
  46岁的黄鹏虽个头不高,看上去还有几分腼腆,但双眼炯炯有神,干起事来风风火火。在村里,他有两个身份,一是村支书,二是村医。
  “老黄”所在的安康市镇坪县洪阳村,紧连湖北省竹溪县界牌沟村,疫情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叮铃铃……”2月28日晚6点,“老黄”正在村委会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手机响起:“黄医生,我胃疼得厉害,又有点胀气,赶紧给我弄点药吧。”电话那头,62岁的付良元急着来求助。
  付良元家住对面湖北的界牌沟村,是“老黄”的老主顾。挂上电话,他加紧部署好下一步防控摸排工作后,起身赶到村卫生室。“果胶铋、奥美拉唑……”“老黄”一边熟练地配药,一边又拨通了手里的电话:“老付,药配好了,我还是给你放在‘老地方’,你一会自己来取。”
  “去疫区送药,不怕危险吗?”同行的人担心地问。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说话间,“老黄”拿着药袋朝对面村子奔去。
  “到了。”“老黄”突然停下脚步,将药放在界碑旁的树杈上,“咱们先回去,等会儿对面就会有人来取。”
  举目望去,数百米外,隐约可见界牌沟村的疫情防控拦截点。
  洪阳村与界牌沟村是名副其实的“亲戚村”,走亲访友、商贸往来、看病就医……平日里,两个村子来往十分密切。突如其来的疫情,使界牌沟村车辆停运,一时间昔日两村往来的村道上,车辆绝迹、行人无踪。
  “对面的村子没有卫生室,平时乡亲们经常在我这里看病买药。疫情发生后,他们那边的路封了,不能见面,所以我们就商量通过界碑旁的树杈送取药品。特殊时期,能帮的一定要帮。”“老黄”一脸仁义地说。
  送取东西在界碑,这是“老黄”与“老付”之间的“约定”。自疫情发生以来,“老黄”隔三差五就会收到界牌沟村村民买药需求的信息,这样的“约定”一次次上演。
  “黄医生,我父亲感冒了,给我配点药!”
  “老黄,最近嗓子有点痛、发痒,是怎么回事?”
  “药,还是放在老地方。”
  ……
  如今,“老黄”与界牌沟村村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约定”,陕鄂两省的界碑成了比邻两村的临时“药店”。疫情防控卡点没有撤,“约定”也在继续。淳朴善良的山里人,用最平淡的故事,诠释着陕鄂比邻两村“守望相助”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