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黑死病与卜伽丘的《十日谈》
——疫期读书杂记

  十个青年男女为躲避疫情逃到一幢空荡的楼宇里。为了打发那些枯燥的日子,他们每人每天讲述一个故事,十天刚好讲了100个故事,就这样成就了卜伽丘的《十日谈》。 
    □张新文
  一
  新冠病毒的出现,使我对案头放着的两本书有了更浓的兴趣:一本是美国作家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另一本是意大利作家卜伽丘的《十日谈》。
  《霍乱时期的爱情》以瘟疫肆虐为大背景,似乎末日来临,恐怖笼罩着众生,人们惊恐地远离同类,唯有医生置生死而不顾,去拯救被瘟疫感染的患者。少女患者菲尔米娜被医生的逆行感动,最后嫁给了比自己大很多的医生乌尔比诺。这部书也从另一个层面歌颂了医务工作者。
  黑死病是公元十四世纪中叶(1346年—1354年)欧洲暴发的鼠疫病,使2500万人失去生命,包括我国明代的鼠疫病也是这次瘟疫的尾声。其最早只是在老鼠中传播,后经鼠传播给人,而后人与人之间传播,阴影笼罩了当时的欧洲世界……
  卜伽丘的《十日谈》就是讲述黑死病肆虐下的佛罗伦萨城发生的故事。十个青年男女为躲避疫情逃到一幢空荡的楼宇里。为了打发那些枯燥的日子,他们每人每天讲述一个故事,十天刚好讲了100个故事,就这样成就了卜伽丘的《十日谈》。
  
  宅家多日,无聊闲翻书,偶得两条有关我国古代疫情的旧闻。
  一是说1975年,我国在湖北睡虎地的一次考古工作中,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竹简上的一行字符引起了专家的关注,曰:“城旦、鬼薪疠,可(注:何之意)论?当疠所。”疠,乃麻风病。此句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传递出一个信息,得了麻风病怎么办?理当送到“疠迁所”去!有人说“疠迁所”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风病医院。虽然古代交通闭塞,人口流动性小,但是他们还是对患病者采取了“隔离”治疗的措施,以防止再次传染其他人。
  第二条,涉及历史上的一个大名人苏轼。
  提到苏轼,人们会第一时间想到他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其实,他也是抗击瘟疫的一名好官。1089年7月,“岁逢大旱,饥疫并做”。恰恰此时,苏轼临危受命出任杭州太守(相当于今天的市长)一职,据《清波别志》(南宋·周辉)记载:“苏文忠公知杭州,以私帑金五十助官缗,于城中置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与紫衣。”人命关天,在瘟疫到来的时候,苏轼带头捐赠钱物,并果断地在城里建起一个“安乐坊”,用于集中隔离、收治瘟疫患者,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还得到了皇帝认可。这个官、民共同资助建设的“安乐坊”,后来更名为“安济坊”,从闹市的众安桥迁移到僻静的西湖一隅。